6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西宁中心”)项目组走进甘肃渭源高桥小学,以“地下水的奇妙世界大揭秘”为主题开展科普活动,通过展板、PPT及互动问答,为30余名农村师生打开地下水资源的认知窗口。校长称活动为“播撒科学种子的及时雨”,精准填补了乡村科普资源缺口。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用动态图演示喀斯特地貌形成,“水滴啃岩石”的趣味比喻让学生直观理解石灰岩溶蚀原理。对比腾龙洞奇观与张家界溶洞污染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水的力量”与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而“淘米水浇花”“马桶节水瓶”等实用技巧引发抢答热潮,让环保知识变得可触可及。
“乡村学校太需要这样的科普了。”校长感慨,农村自然教育资源匮乏,此次活动不仅填补课程空白,更通过“家门口的科学课”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生态保护理念扎根乡土。项目组负责人表示,选择乡村小学旨在打破“科普城市化”局限。我国95%农村人口依赖地下水,但保护意识亟待强化,“小手拉大手”的模式正让节水行动从课堂延伸至家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城乡科普资源均衡化的探索。下一步,西宁中心将持续携手农村小学,开展更多富有意义的科普活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为乡村的未来、为生态保护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