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西宁中心”)将柴达木盆地东部马海-盐湖钾盐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科研成果带到了西宁市新城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份丰富的地质科学知识大餐。
活动现场,项目组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向居民们介绍了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盐湖的形成过程。展板上,从盐湖的美丽风光到钾盐勘探的艰辛历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着钾盐资源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钾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钾肥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肥料,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而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制造也离不开钾盐。
为了让居民们更直观地了解钾盐勘探工作,项目组还设置了实物展示区,摆放了岩心样本、卤水样品以及勘探使用的小型工具模型。工作人员拿着地质锤和岩心样本,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岩心的纹理、颜色和成分来分析地层信息,寻找钾盐线索,引得居民们纷纷上手体验。小朋友们尤其好奇,围着工作人员不停地提问:“这些石头里真的有钾盐吗?”“怎么把钾盐从石头里取出来呢?”工作人员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互动环节,项目组精心准备了科普问答活动,题目涵盖钾盐知识、地质常识等方面,居民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参与活动的大爷兴奋地说:“以前只知道盐能吃,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今天真是长见识了!”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居民们发放了精心制作的科普手册,内容包括钾盐资源调查的最新成果、科技创新手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地质科普知识,方便居民们进一步了解学习。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普及了地质科学知识,增强了社区居民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也展示了西宁中心在钾盐资源勘探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成果,下一步,西宁中心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