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联合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湟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家单位,分别在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初级中学、西宁市阳光小学开展了2场防灾减灾日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送上了丰富实用的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盛宴,吸引了超1000名师生参与。
活动现场,科普讲解员结合全国和青海省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实例,以图文并茂的课堂讲解、生动有趣的现场互动、精彩直观的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同时,深入讲解了如何精准分辨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迹象,例如山体出现裂缝、泉水水位异常变化、动物行为异常等,让师生们具备初步的灾害预判能力。面对突发地质灾害,讲解员们还传授了科学有效的避险技能,如遭遇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等。
此次科普活动,让同学们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了深入理解,提高了广大师生“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防灾减灾意识。同学们现场互动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太有趣了,我学到了好多实用的知识,回家后我要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学会怎么预防地质灾害。今后将积极向身边人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带动更多人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校负责人表示:“像这类科普活动非常必要,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长期以来,西宁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投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防灾减灾全民参与”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有助于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实防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