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4日 星期六

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申请指南(2024年度)

来源:地调局西宁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05

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名单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54号)文件通知,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Observation Station of Subalpine Ecology Systems i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s(以下简称祁连山野外站于2023年12月成功获批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为依托单位,兰州大学,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为共建单位。按照《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现发布2024年度祁连山野外站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方向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需求,重点资助以下五个领域12个方向:

(一)自然资源多要素耦合作用机制及生态环境效应

聚焦祁连山重要生态功能区,通过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与观测、试验模拟等手段,揭示水、土壤、森林、草、气候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耦合作用机理,探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互馈机制,深化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为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1. 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耦合机制

2. 典型小流域碳水耦合机制与生态效应

3. 植被格局变化条件下生态服务演替

4. 天然草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变化动态及增汇对策

(二)生态耗水与应对气候变化

主要开展绿洲区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包括作物)生态耗水方面的研究,研发各种场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规划)的水资源应用模式,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利用趋势,提出科学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5. 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生态耗水空间变化

6. 不同气候情景下生态耗水量的评估

(三)地表基质与生态恢复耦合

主要依据多手段获取的观测、探测数据,在理论研究和模拟预测基础上,针对干旱区水土特征、植被恢复和生态分水的新需求,产出极端干旱区域植被演化规律和生态环境退化机理的科学认知成果,探讨地表基质与生态恢复耦合机制,界定自然生态恢复的优势物种及恢复规模,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 水资源约束下地表基质特征与生态恢复

8. 气候变化条件下地表基质的空间格局变化与水资源供给服务

(四)生物多样性与草地生态系统健康

聚焦放牧与啮齿类动物扰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间的关系,通过大尺度跨生境综合调查和长时序定位监测,结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分析技术,揭示动物-植物-土壤三者间的耦合机制及生态效应。从生物多样性、土壤碳库稳定性、植被更新潜力等角度,揭示动物扰动与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深化对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识,为科学管理草地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9. 啮齿动物扰动影响土壤碳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10. 基于草畜平衡的祁连山动物承载力评估研究

(五)国家公园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围绕实施生态文明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战略,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各自然资源形成机制、演变规律、动态过程、耦合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入手,探讨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下祁连山区水资源、生态服务演变趋势,支撑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1. 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下土地资源管理

12.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二、资助强度、项目周期和资助对象

资助强度每项目3-8万元,每个方向资助2-3个项目

项目周期:执行起始时间为2024年10月8日,执行期限为2年。

资助对象:资助依托祁连山野外站开展相关研究的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研究人员。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1. 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

2.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具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须经两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推荐。

(二)申请要求

1. 项目周期内,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请1项,作为参与人员,最多只能申请2项。

2. 为加强合作研究,祁连山野外站以外人员申请项目,项目成员中须至少有1/3祁连山野外站长期工作人员参与,野外站长期工作人员见附件3。

、申请受理

(一)申请者填写《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并加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或单位公章后,向祁连山野外站提交申请书纸质版原件(一式三份)、相同内容的申请书pdf格式电子版和word格式电子版各一份(发送至文末电子邮箱)。纸质版申请书需A4纸双面打印,并于左侧简装成册。无论申请项目评审通过与否,所有材料均不退还,请申请者自己保管好申请材料原件。

(二)申请书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18日(邮寄申请以邮戳为准),过期不予受理。

(三)开放基金由祁连山野外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交学术委员会讨论,择优资助,按程序确定批准资助项目及金额,并进行公示。

(四)获批的祁连山野外站开放基金,将于2024年10月8日前以电话或者邮件的方式通知申请人。

、结题与考核指标

(一)祁连山野外站组织专家评阅项目结题报告,对项目提出验收意见;

(二)资助期内完成以下考核指标之一:

1. 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或者高水平SCI论文1篇,研究论文内容须与项目研究内容相符;

2. 被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以上领导批示对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咨询报告1份以上。

、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课题指南及相关要求,按时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2. 开放基金发布、评审、实施、考核依据《祁连山野外站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3. 未尽事宜由祁连山野外站负责解释。


       附件1: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