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黑河下游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中期质量检查。
自项目实施以来,围绕典型生态地质要素,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通过遥感监测、生态地质调查、生态地质剖面、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等工作手段,科学系统开展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重点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规律;划分了生态地质单元,建立生态地质图谱和生态地质图;评估了黑河下游生态脆弱性和生态保护修复适宜性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探索生态监测评价预警单指标预警和综合指标预警的技术方法框架,研究重点区植被优势物种对地下水水位耐受监测预警阈值范围,对研究区内生态环境的整治防治和保护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中期进展汇报和室内原始资料抽查及野外实地检查后,经质询和讨论,形成了检查意见,对所做的工作及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下一步,针对检查组提出的意见,项目组将组织全面排查,及时进行分类梳理,逐一按期整改落实。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总结凝练项目成果,扎实开展室内研究和成果整装,为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统筹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