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4日 星期六

厉兵青海东部 积极备战汛期地灾防御

来源:地调局西宁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4

临近“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国家地质安全风险防御队(西宁中心)闻“汛”即动,深入青海省东部地区开展野外作业。按照“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要求和“平战结合”原则,全力备战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着力提升“一省一策”、“一地一策”精准防治效能,筑牢地质安全防线。

据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最新数据,全省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6738处,其中滑坡2300处、崩塌2465处、泥石流1770处,直接威胁人口28.97万,潜在经济损失129.69亿元。其中,特大型及以上规模灾害点达203处,特大型险情点35处,主要分布于海东市、西宁市等人类活动密集区。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青海作为地质构造活跃、对气象水文变化敏感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防御形势复杂严峻。

西宁中心以项目为依托,紧扣“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等地质灾害防御关键问题,充分运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开展汛期排查巡查。西宁中心防御队集中力量,对城市周边、交通干线、人口聚居区等重点易发区域,综合运用“3S”技术,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地面调查手段,系统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隐患实地调研,梳理了隐患发育特征、形成环境与主控因素,切实掌握风险底数、灾情动态。 

近年来,青海省持续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已建成监测预警点1652处,安装各类监测设备10657台,普适型监测覆盖率已达82.5%。同时,全省拥有群测群防员3000余名,初步构建起“技防+人防”的群专结合防控体系。此次野外作业中,工作人员重点对关键区域监测设备在线率、预警阈值、运行状态及已有治理工程进行了现场巡查,确保监测设备运转顺畅、高效预警。

下一步,西宁中心将严格遵照上级部署,密切协同青海省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根据雨情、汛情、灾险情发展态势,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遣驻守专家奔赴一线,提供技术支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