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4日 星期六

领导简介

中心概况

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单位介绍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前身为原武警黄金第六支队,2018年8月,根据中央跨军地改革方案集体退出现役,移交自然资源部,并入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9月,挂牌成立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处级),是唯一一支成建制驻扎在青藏高原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心内设机构共20个,其中综合管理科室8个,技术业务科室11个,后勤服务中心1个,编制460人。

中心先后转战河南、安徽、青海等11省(区),先后探明特大型金矿床1处、大型矿床4处,累计提交金资源量230余吨。多次受到国家和省部级表彰,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及“五一劳动奖章”、“李四光地质学者奖”、“金锤奖”、“金罗盘奖”获得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199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支队,立功勋碑一座。2019年,中心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钻探比赛获得“团体三等奖”。2021年,被评为西宁市精神文明单位。2021年,中心职工支金保同志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付建超同志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转制以来,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聚焦青藏高原,突出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支撑调查为核心业务,同时开展生态、水文、基础、矿产、环境地质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工作,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主要职责

(一)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长期观测和研究工作。

(二)承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

(三)承担生态地质调查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四)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

(五)承担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六)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规范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

(七)开展地质调查资料、信息数据服务工作。

(八)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科学观测和平台建设、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工作。

(九)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

(十)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