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西宁中心”)矿产资源调查室党支部组织柴达木盆地大门口深层卤水资源调查评价、马海-南八仙盐湖钾盐资源调查评价及青海大柴旦滩间山地区金多金属资源调查评价三个项目组成员,赴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全体人员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红西路军突围王家屯庄、激战白墩子的峥嵘岁月,在枪林弹雨的历史回响中,深切体悟革命先辈于极端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的忠诚信仰。这种穿透时空的精神力量,与“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百年地质调查精神交相辉映,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地质勘探征程中奔涌激荡。
历史长廊内,泛黄的战地日记与锈迹斑斑的勘探锤在展柜中隔空对话。项目成员时而驻足凝视红西路军用过的羊皮袄、武器等物品,时而俯身细察战略部署、作战行动图等,在实物与文字的交织中,领略我党伟大征程的波澜壮阔,更触摸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在荒漠戈壁筑起精神丰碑,地质先驱则以罗盘为笔、以山川为卷,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找矿报国的壮丽诗篇。当看到红西路军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仍坚持战斗的史料时,曾在柴达木盆地遭遇沙尘暴袭击的地质队员不禁感慨:“先辈们啃冰卧雪保卫家国,我们冒风顶沙勘探矿藏,都是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纪念馆广场中央,鲜红的党旗与“地质调查”的队旗交相辉映。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八十余字铮铮誓言与戈壁滩上钻机的轰鸣仿佛形成跨世纪的共鸣。这誓言里,既有红西路军“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也承载着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传承。正如老党员王引兵所说:“当年西路军战士用生命践行‘永不叛党’的承诺,今天我们要以钻头丈量大地的深度,用矿脉绘制报国的坐标。”
回望百年征程,从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用血肉之躯开辟革命通道,到地质工作者踏遍青山探寻地下宝藏,两种精神在西北大地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接力。如今,西宁中心的地质队员们正将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精神,转化为践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攻坚力量:在柴达木盆地的烈日下,他们将传承西路军“向死而生”的勇气,实现卤水钾盐找矿突破;在昆仑山脉的风雪中,他们将延续地质先驱“敢为人先”的担当,圈定大型多金属矿靶区。这种精神的传承,正是对“初心使命”最生动的诠释。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西宁中心的地质工作者们深知:红色基因不是陈列的标本,而是奔涌的江河;地质精神不是过去的注脚,而是未来的序章。他们将以此次党日活动为契机,把红西路军的革命意志转化为“找大矿、找好矿”的实际行动,让百年地质调查精神在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中生根发芽,在昆仑山的岩层深处开花结果,用矿产资源的丰硕成果,回答时代赋予地质人的使命之问,让革命先辈用鲜血浸染的红旗,在新时代地质报国的征程上永远高高飘扬。